酒精在葡萄酒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畢竟,沒有酒精的葡萄酒,就只是發酵過的葡萄果汁而已。隨著氣候逐年暖化,葡萄越來越成熟,糖分越多,轉化成的酒精度越高,也變得更加難以忽視了。
酒精在葡萄酒中扮演著什麼角色呢?酒精上升了,這對酒友們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
「酒精在葡萄酒中扮演的角色」
風味的載體
隨著健康風潮的興起,無酒精的葡萄「酒」、琴「酒」在市面上也變得普及起來。不過不曉得為什麼,儘管外觀上並無不同,喝起來卻似乎總是少了一味。這是因為葡萄酒中的乙醇分子承載了許多芳香的物質,在蒸發時懸浮在葡萄酒的液面,隨著我們的呼吸一同被吸進鼻子裡。
酒體
除此之外,酒精也是決定酒體的因素之一;順帶一提,其他因素還包含了葡萄的品種和糖分。
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人認為一支葡萄酒的酒精和價格成正比:酒精度越高,價格也會越高。然而,葡萄酒的價格跟很多其他因素也有關聯。目前Wine-Searcher上最昂貴的酒是Domaine Leroy Musigny Grand Cru,折合台幣約45萬,酒精度卻只有13.5%左右而已。
回到酒精度上升這件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些人發現自己不再有辦法喝完半瓶酒精度15%的葡萄酒,這跟酒量似乎沒什麼關係,但這些高酒精度的酒似乎總是太濃、太烈,酒精感太重,讓人只喝一、兩杯就吃不消,於是他們開始轉而追求更低酒精度的葡萄酒。
既然葡萄酒中的酒精太多,可能會使酒變得灼熱又難以下嚥,那麼只要在買酒的時候盯緊瓶身的酒精濃度、不要買酒精度太多的酒,不就好了嗎?
葡萄酒的品質跟酒精度,又有什麼關係呢?
「世界的黑皮諾」
知名的葡萄酒部落客Alder Yarrow在2011年時參加了一場叫作「世界的黑皮諾(World of Pinot Noir)」的活動,他將活動裡的一場委員研習作成記錄。這場會議的與會者包括Au Bon Climat的Jim Clendenen、Ojai Vineyards的Adam Tolmach、Clarea Wine Company的Josh Jensen、以及舊金山餐廳RN74的所有人及Michael Mina餐廳集團的葡萄酒總監Rajat Parr等人。這群人的覺醒帶動了一場屬於黑皮諾的風格革新,漸漸地,加州開始出現了輕柔、優美,類似布根地風格的黑皮諾紅酒,和當時以濃醇豐美的口感、高酒精、低酸度為主流的美國葡萄酒形成極為鮮明的對比。這些先驅在某一天齊聚一堂,針對「黑皮諾的酒精度」發表各自的意見。
在研討會的過程中,一名釀酒師Adam Lee準備了兩支黑皮諾倒給所有人喝:一瓶是來自Santa Rita Hills,酒精度13.6% 的Cargasacchi;另一支則是來自Green Valley,酒精度15.2%的Keefer Ranch。
想像看看,酒精度15.2%的黑皮諾耶!這樣的酒精度,在以前只會讓人聯想到許多加州動輒15、16%的飽滿卡本內和一些17%的金芬黛。另一瓶13.6%的Cargasacchi黑皮諾,看起來似乎就正常許多,連Rajat Parr在喝到以後,都問Adam Lee可不可以將這瓶酒放到RN74的酒單上——要知道,RN74的酒單上,只找得到酒精度低於14%,並且能夠代表布根地風格的夏多內和黑皮諾。不難推斷,Cargasacchi一定是更接近輕柔靈巧的「布根地風格」。
然而,在會議進行到後半段時,Adam Lee接下了麥克風,然後向在座的所有人拋出一顆超大震撼彈:「其實我在來會場之前,把這兩瓶酒的酒標撕下來調包了。所以,Rajat剛剛跟我詢價的酒,其實是酒精度15.2%的Keefer Ranch!」
可想而知,這瓶Keefer Ranch最後並沒有列入RN74的酒單。不過,這個插曲還衍生出另一個值得深思的議題:
一瓶15.2%的加州黑皮諾,竟然可以做出屬於布根地的「平衡」,而且贏得輕柔加州黑皮諾推動者之一,Rajat Parr的青睞。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品飲Dal Forno Amarone的時候,許多人會被它風味的複雜度震驚,回味無窮,如果沒有轉動瓶身,一定沒有人注意到酒標上面標示著「17%vol」的字樣;類似的經驗也發生在喝Brand et Fils Tout Terriblement Gewurztraminer 的時候,撲鼻的濃郁香氣,乾燥花樹、榲桲、蜜餞與杏桃乾,也有橘子果醬、甜薑與溫暖的肉桂等烘烤香料,看到酒標才發現酒精度高達15%,酒體飽滿卻平衡,像注了溫水的熱水袋。尾韻纖細綿長。雖然兩瓶酒都是酒體飽滿一類,但是這兩瓶酒都沒有讓人感覺到高酒精濃度帶來的不快,甚至讓人懷疑:是不是標籤標錯了酒精度啊!
WSET官方SAT品評的四個要素:平衡 (Balance)、尾韻 (Length)、風味強度 (Intensity)、複雜度 (Complexity),平衡和其他要素一樣,佔了評分的四分之一,裡面完全沒有提到酒精。
也就是說,酒精度跟酒的風格與品質,其實並沒有很大的關係。重要的並不是酒精度,甚至跟葡萄的酸鹼值、糖度也沒有非常密不可分的關係。一支酒精度13.5%的葡萄酒,也可以讓人喉嚨燒燒;至於一支15%的黑皮諾,究竟可不可以呈現出優雅靈動的特質,相信Rajat Parr的反應應該已經說明了一些事情。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