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The new Pulignys of Australia澳洲的普里尼·蒙哈榭白酒

Writer's picture: Peggy LiPeggy Li

本篇文章刊登在英國《金融時報》,作者為英國葡萄酒大師Jancis Robinson MW,寫於2015/10/10

前幾天,我見到了一個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那就是在Anne-Claude Leflaive之後接手超級名莊Domaine Leflaive的Brice de la Morandière


我們討論了中國的現況,因為他在中國經營一間液壓系統公司數年,還聊了他兒子在倫敦工作的葡萄酒公司,還有Leflaive讓人困擾的提早氧化問題,但他唯一面露震驚的時候,就是在我建議他趕緊好好了解澳洲頂尖夏多內之時


他隨即承認自己在中國、土耳其、美國甚至倫敦或布根地這些他比較常出沒的地方不太有機會喝到我提到的那些頂尖的澳洲夏多內,但澳洲的夏多內近年來在精緻度上有長足的進步,所以我最近會在澳洲那些涼爽產區尋找優質布根地白酒的替代品(如同我在索諾瑪海岸與聖塔芭芭拉一樣找美國夏多內一樣)


如果您熟悉最頂尖的梅索村、夏山、普里尼蒙哈榭與夏布利,您可能認為我已經瘋了,但請容我大膽的總結,比起大部分的布根地白酒(最低也不會比澳洲的便宜),我在澳洲新生代優秀夏多內釀酒師身上找到了更多生命力、吸引力還有價值


而我也並不孤單,澳洲葡萄酒的全球教育總監Mark Davidson在看到美國侍酒師們將這些澳洲夏多內跟布根地頂尖酒搞混時感到了極大的樂趣 : )

在嘗試澳洲夏多內時,年份是個重要的議題,因為古早時候的澳洲夏多內實在是太肥膩,導致某些酒莊矯枉過正,他們太過早採收,釀出來的酒雖然有很棒的天然酸度,但明顯缺少風味與酒體,再來就是異常潮濕的2011,過多的雨水造成許多(並非全部)平淡的葡萄酒

但自從2012年開始,澳洲就開始生產世界級的夏多內,他們鮮美可口並且帶有鋼鐵般的酸度與爽脆口感,比起典型的布根地白酒,這些澳洲夏多內帶有明顯的陳年潛力還有發展空間


這種風格的先驅與倡導者有De Bortoli的Steve Webber(位於亞拉河谷)還有Yabby Lake(位於莫寧頓半島)的Tom Carson


像在澳洲這樣幅員如此廣大的國家裡,看到這麼多釀酒師有志一同的釀造類似的風格確實有點奇怪,關於這點我個人有自己的解釋,首先歐洲大多數的釀造者態度較為隨興,他們各自擁有不同的渴望與技術


而釀酒界當下流行的風潮看似更好的影響了南、北美洲跟南非,而如果澳洲葡萄酒現在只有一隻手在掌舵,我懷疑是因為那些具影響力的酒展、還有那些優秀的釀酒師們提供了交流釀酒意見與最新潮流的平台


其實夏多內並不是澳洲唯一一個正在改變樣貌的品種,當夏多內變得極為細瘦的同時,麗絲玲也同樣遭遇嚴峻的階段,最新最新的葡萄酒塑身潮流則發生在希哈身上,釀酒師們對希哈的釀造方向來了個急轉彎,不再朝飽滿厚實前進,對於”成熟”的定義也已經完全不同,現在流行的是更早採收


Steve Pannell,為希哈注入新生命最有成就的實踐者之一,最近被《澳大利亞美食旅行者葡萄酒》雜誌評為年度釀酒師,關於理想的成熟度,他曾經如此說過:「當你覺得果實成熟時,其實你已經錯過最佳時機了。」他表示這個觀念是從Volany村已故的釀酒師杰拉德·波特爾 (Gérard Potel) 那裡學到的,因此他會提前採收

“我們應該要讓酒停止成熟而並非持續成熟” Steve如是說


於是他將年輕的酒跟酒渣一起留在大的橡木桶中,而不是利用一次又一次的換桶讓葡萄酒暴露在氧氣中,然後在酒仍保有韻味、活力時趕緊裝瓶


“澳洲的希哈也需要經歷跟夏多內一樣的進化與革命,我們應該降低技巧來強化葡萄酒中的風土感—葡萄酒中真正獨特的美”


澳洲釀酒師們目前的流行趨勢是不去梗,而將整串葡萄進行發酵,並將莖放入發酵桶中,特別是希哈、格納希和黑皮諾。


如果梗已經完全成熟而呈現棕色並木質化,這樣可以為酒增添新鮮感,但現在最新的潮流是許多淡色的紅酒品種多與呈現青綠色的未成熟梗一起釀造以取得強勁的酸度


值得注意的是,巴羅莎谷希哈的一些生產商過去會用谷底種植的葡萄釀製出強勁的葡萄酒,而現在已經開始將來自隔壁更高海拔、更涼爽的伊甸谷種植的葡萄釀造的葡萄酒混合在一起。 此類混調可能會被貼上巴羅莎Barossa標籤(而不是“Barossa Valley”),以減少消費者的困惑。



另一個隆河的品種格納希也正在享受轉變的生機,因為重視新時代潮流的釀酒師像是對待黑皮諾一樣的對待它,讓它成為充滿果味、圓潤並且超級芳香的葡萄酒,完全不是法國教皇新堡的樣子


與此同時,澳洲向其他國家一樣,有更多的釀造者投入了更多的工時與努力期望把黑皮諾釀的更精緻同時也更加表現”風土”

然而,要澳洲釀酒師們一同改變卡本內蘇維濃可能還需要一點時間,最近我詢問了本來從事侍酒師工作的葡萄酒作家Sophie Otton關於澳洲卡本內的狀況,她只是深吸一口氣,搖了搖頭回道:「我對西澳產區以外的卡本內沒有愛。」(西澳的瑪格麗特河釀造世界上最好最迷人的卡本內,但因為位置較為孤立,所以很難被視為澳洲葡萄酒主流)

總而言之,澳洲的夏多內與多年前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語,我真心希望這些優秀的夏多內可以賣到夏多內的家鄉—普里尼.蒙哈榭

2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嚴  禁  酒  駕     未  成  年 請  勿  飲  酒

bottom of page